11. 如果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是真实的,如何可以肯定这个世界是真实的?

我们的五感,传递到我们大脑中的,只是电信号。我们认为星星距离我们几百万光年,但其实星星就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你在看这个问题时,你不是真的认为在你所在你的屋子中。相反,屋子在你的脑海中。 甚至你必须记住:你的身体也只是你脑中的一个映像。 我们在梦中和在生活中一样,也能用手摸到,用眼睛看到,那为什么我们在梦中认识到的事物是不真实的呢?

欢迎来到哲学的世界。用叔本华的话来说,你在这样说的时候,在你那儿出现了哲学的思考(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篇第一段):这种哲学思考是真正的、严肃的哲学思考。这些问题是哲学中真正经典的问题。

然而,你的论证稍微有一点问题。我们来详细考察一下。首先,你说:“你必须记住你的身体,只是你脑中的一个映像”,这是无比正确的一句话。然而你在提问中却说:“如果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是真实的”。这里你混淆了两个概念:“我”和“我的身体”。“我的身体”是脑中的一个映像,甚至“脑”作为身体,也是脑中的一个映像,不代表“我”也是脑中的一个映像。在哲学中,“我”是认识主体,是认识这个行为的发出者,而其他一切事物,包括“我的身体”,都是认识这个行为的承受者。这是近代西方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主客分立。

你的这个疑惑,笛卡尔当年也有过,最终他给出的答案是:“我思故我在”,更精确地说是“我疑故我在”。笛卡尔发现,他可以怀疑任何东西,不管是外在世界,还是自己的身体,还是思维的建构,但是除了“我”的存在性:如果没有我,“我怀疑”就无法存在,而事实上,我在怀疑时,“我怀疑”这个事实就已经存在了。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论证中,笛卡尔完全是从主客分立的角度来考虑的,并没有把“我的身体”作为“我”的一部分。

我把笛卡尔的命题再推广一下:“我在认识时,我必然存在”。即使你在做梦,梦中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这种不真实只是从某种程度上为说:比如如果存在外在世界,梦对应的电信号仍然是存在的),但是因为梦中的你在认识,所以梦中的你的存在性是无可否定的。并而,我们觉得梦是“不真实的”,只是在我们醒来之后的想法。有哲学家说过,梦的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区别,只是我们已经从梦中醒来,而我们尚未从“真实世界”中醒来。如果没有“醒”,我们就无法判别眼前的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

好,现在我们已经为存在找到了一个支点:即“我在认识时我必然存在”。然后,我们就把所有其他的东西都打上一个问号,不管他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还是他是一个纯粹的思维建构。把“我”作为一个信息的接收器,我们发现我们在接收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着不同的来源。有一些信息来自于经验:不管外在世界是否存在,经验的存在性是无法否定的。比如,我看到了一块石头,这个经验是无法否定的:不管这块石头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一个信号发生器给我的大脑传递了同样的电信号,“我看到了一块石头”这个经验是无法否定的。你可能会说,既然“石头”都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这句话里的“石头”不就是无所指提吗?恰恰相反,任何人在生下来之后,对了除自己建构的东西以外,最多只能认识到经验,而从未认识过客观世界。一个小孩,从出生开始,认识到石头,严格地来说,都是经验中的石头。至于客观世界,只是我们把经验泛化到我们之外的结果:我们所知道它里面的所有事物,不过是我们经验中事物的拷贝。所以客观世界是一个方便的模型,运用这种模型时我们的思考比较自然,因为正如康德所说,空间是我们外感官的形式:我们的大脑把经验中的事物感受为在我们的外面。然而,并不是我们这样感受,就代表事物就一定这样存在:比如半截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是弯的,但它实际上是直的(虽然它带来弯的视觉效果也是无可否定的事实:准确的说,它在物理世界中是直的,在视觉世界中是弯的)。

我们继续研究,当我们用一种平等的视角看待一切事物时,不管他们是经验的还是想象的,我们如何验证“真实”,或者更根本地说,更倾向于认为什么是可以被接受为真的。我们首先发现,所有我们想过的事物和言说的事物,其存在性都无可质疑。我们用语言表达过的任何东西,在语言的世界中一定存在。比如一个人说“上帝不存在”,他在这样说时,首先就假定了上帝这个概念的存在性,他的语用也证明了这个概念在语言中有对应物——这也是存在。他所表达的只是,他判定(其实最多只能是相信)上帝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如果客观世界存在的话。而无论是对经验世界的对象和事件(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围),还是概念世界中的对象和事件(数学和逻辑学的研究范围),我们在理智上认定它真实与否的标准是一致的——即其存在性或正确性是否能被否定。比如,如果我们考察一套物理理论,我们就要在各种情况下做实验,一旦在某一个情况下它的结论不被实验支持,我们就否定了它的正确性——至少这套理论的有效范围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多次试图否定都不能成功,我们就越来越相信它是正确的。如果我面前有一个动物,我要确定它是一个动物,就会去看、去摸等等。如果它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摸起来不存在,我们就知道它并不是一个真的动物,可能只是光学中的一个像。对于数学和逻辑也是一样:它们的正确性是建立在多次验证的基础上,或者更根本地来说,我们无法驳倒它们:无法驳倒公理(传统意义上的公理,形式上的公理可以被认为是假设),无法驳倒论证中使用的逻辑规律,等等。

所以,归根结底,一个东西是不是被认为是真实的,取决于它是否满足我们对“真实”这个概念的认知倾向:比如不能被否定,比如观测要有可重复性,或者其他的一些什么性质。这些倾向在每个人那里也未必完全相同:对有的人来说理性的标准更重要一些,对有的人来说看得到摸得着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有的人来说,可以被逻辑否定的东西一文不值,对于有的人来说,逻辑则并没有那么重要,他们倾向于去相信可以给他们带来心灵上慰籍的东西。

然后,我要更严格地定义真实。如前所述,在概念世界中的真实不代表在客观世界中的真实(比如“无穷维空间”),在语言世界中的真实也不代表在逻辑世界中的真实(比如“会说话的哑巴”)。因此,我们在谈论任何事物时,不但要尽量准确地定义它,而且要明白它的世界指向。是的,世界不止一个。在几何的世界中,一切都是完美无瑕的,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很多准确的、无误差的结论。在经验的世界中,测量总是有误差的,物理常数都是近似的。再比如“上帝”这个词,如果不加限制的话,可以指上帝的概念,上帝这个词语,也可以指一个“客观存在”的上帝——如果我们不加区分,笼统的讨论,就经常是不断地偷换概念(指向不同世界的同名概念)来作一些似是而非的论证。

总之,我在认识时,我必定是存在的。我平等地看待一切的事物,不管它是在经验中呈现给我的,还是我在概念的世界中自己创造的。我在判定一个事物是否真实时,其实归根结底是看它是否符合我的某些倾向:这可能是理性的倾向,也可能是情感的需求,等等。我对呈现给我所有事物的态度,取决于我对自己的态度。

对于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考《哲学的重建》,特别是第4章“多重世界概述”、第5章“关于认知的基本讨论”和第8章“关于经验世界的基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