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意识是如何连续存在的?现在的“我”和刚出生的“我”是同一个人吗?

从“我”刚出生到现在,意识并不一直是连续存在的。每次睡觉时,“我”的意识都发生了中断,还会插入“梦”这样的插曲。然而,“我”的认知系统却有一种功能,去吧不同片段拼接起来(事实上还进行了选择,很多梦都被抛弃掉了),并把缺失的片段“脑补”出来,让意识以为自己是连续存在的。

所以,意识是否觉得自己连续存在,与构成意识的物质基础是否连续并不能简单地对应。这就像电影在时间上本不是连续的,而是由离散的帧组成的,但因为帧的切换速度超过了人类认知系统的处理速度极限,不同帧之间在一个“连续情节”中又符合人对“时间连续性”认知的某些泛型(和人常见的一些“连续现象”可以很好地对应起来),所以大脑就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个“连续情节”当成是连续存在的。电影同时也是由很多不连续的片段拼接起来的,但我们看完电影不会觉得我们看了很多不连续的片段,而是会倾向于把整个电影理解为一个整体(如果那个电影不是十分糟糕或特地要强调不连续的话)。

退一步说,在非量子力学的层面,那些磷脂、蛋白质之类的功能物质进行的也是连续运动,怎么就不连续了呢?难道题主一直使用势垒贯穿之类的量子思维去理解它们的运动吗?题主之所以觉得不连续,大概是对一些离散时刻进行了采样,看到它们之间缺乏连续性。但那不是正常的吗?除了被采样的是常数函数或者所有采样点都赶巧了落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内(相对一个人们熟悉的连续泛型来说),它们当然看起来是不连续的。

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人事实上无法真正连续地认识事物,因为大脑的神经元是有限的,而要真正去描述一个定义在连续区间上的函数则需要记录无穷多的信息(记录函数在连续区间上任一点的值)。因此,人类认识的那种“连续”,事实上是类似于拟合或者插值,也就是用有限的信息根据泛型去得到一个符合我们直观形式的“连续函数”。比如我们倾向于用几个看起来在一条直线上的点生成一条直线,而事实上通过那几个点的连续函数有无穷多个,但我们倾向于用最简单的泛型去“诠释”这些点可能代表的曲线。这种类似于拟合或插值的本能,事实上就是人类直观形式的表现:意识并不认识“原始数据”,比如大脑中纷繁复杂的神经信号,而是认识大脑其他功能部门处理好或者说诠释好并呈现给它的信息。对于这一点的讨论,详见“意识及其下属部门简介”。对于人类如何通过“拼凑信息”得到对世界的整体认识,详见“多重世界概述”。对于人类对“连续性”的直观认识,详见“对象化”。其他相关内容请参见《哲学的重建》中的其他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