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哲学有用吗?

判断一个东西有没有用,要看它是否满足了你的需求。

如果仅从浅层需求来说,那么只要一个人不能使用一个东西去直接地解决问题,那这个东西就是没用的。对于一个毕业之后永远不使用英语的人来说,学习英语有用吗?对于一个毕业之后从来不使用高等数学的的来说,学习高等数学有用吗?

然而,换个角度说,即使你在大学里学习过的所有东西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派不上用场,那学习这些知识是否就无用呢?那还真未必。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给了你的头脑以大量的训练。经过了这些训练,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很快就可以学会新东西、掌握新技能。也就是说,大学学习给你的不仅仅是“鱼”,也有“渔”的方法。

现在我们回到哲学上去。哲学有没有用呢?对于那些对哲学问题本身自发感兴趣的人来说,它的用处是不需要说明的。那对于其他人呢?哲学究竟能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把它的用处归纳为三个层次。

41.1. 哲学给我们提供了看待问题的“框架”

现在很多人鄙视哲学,但在哲学在他们思维深处留下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比如,这些人对他们接受过的官哲可能嗤之以鼻,但事实上,他们虽然觉得官哲的很多细节都不值一驳,但他们却认为唯物论和辩证法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因此,唯物论和辩证法就是他们看待事物的基本方式,尤其是唯物论。站在唯物论的标架之下,他们觉得唯心主义是不可理喻的,只有傻瓜和笨蛋才会相信那种东西,但另一方面却奇怪为什么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物却被划归到唯心主义阵营。这事实上是因为,先默认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再在这个框架下去看待或者说“模拟”唯心主义,那当然看起来很诡异。至于唯心主义的逻辑是什么,请参考我下面这篇回答:“不是很理解唯心主义的逻辑,宇宙先于人类而独立存在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因此,如果仅仅能站在一个标架的立场上去看待另一个标架中的理论,那么后者听起来就像是天外来客般难以理解的存在。这就好像,欧氏几何固然好,但如果因此就永远站在欧氏几何的标架下,那么非欧几何就是一种不可理喻的、梦呓般的理论。然而,非欧几何和它的应用在今天又得到了非常成功的应用,令人无法否定它的价值。这样,那些固守欧氏几何标架的人,往往会感觉研究那些东西的人是一些具有超能力(比如可以直观出高维空间)、以他们的智力水平永远无法理解的怪人或者天才。同样,固守一套在现代物理学被发展出来之前提出的一套世界标架,就可能觉得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甚为难解。事实上,无论经典力学、量子力学还是相对论,都是提供了我们在不同尺度理解自然世界的标架,或者说是模型。事实上,“世界观”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模型。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世界观模型,事实上应该取决于用什么模型比较方便有效。相应的,我们就可以开发一套容纳各种不同世界观的、更广泛的哲学框架:“多重世界概述”、“为现象搭舞台:在多重世界理论下,所有现象都充分展现自足的真实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哲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就是去开发更能发挥大脑潜力的“操作系统”。在一台电脑或手机上,要是单独地去看什么有用,那当然是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然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能否运行,运行的效率如何,事实上都取决于操作系统能提供多少功能,以及操作系统自身的效率如何。

41.2. 哲学的反思功能

与其说哲学教人们一些具体结论,不如说哲学教人们去养成一些基本的精神。比如,科学的批判精神,事实上是一种哲学精神,因为科学本身无法完全容纳“批判精神”。如果找到了反例或者任何其他有理有据的反驳,批判精神可以把科学理论驳倒。而科学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进化:以前的科学理论被扬弃,新的、能够经得起反驳的理论被建立起来,如此往复。然而,假设今后有一种反驳能驳倒科学方法本身(最简单的,比如“数学——现象”这个对应结构发生了突变),那这种批判精神就可以把科学方法本身驳倒。因此,“批判精神”事实上是哲学精神,或者说就是怀疑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哲学起源于反思。然而,我们为什么需要反思呢?这是因为,我们在学习中接受过的很多东西,特别那些为了应付考试而快速学习的东西,都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一个成年人经常会感到以前学习的很多东西并不合理:这就是反思的表现。比如,现在很多人对以前学习的哲学知识的鄙视,事实上就是反思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你盲目接受某些哲学知识时,你并没有认识哲学;在你对它们进行反思和批判时,哲学思考才在你的脑子里出现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年代,我们很容易发现,我们以前相当然接受的东西,事实上并没有我们当时以为的那么可靠。八十年代的中小学课本言之凿凿地告诉我们宇宙是无限的,而现在大家都又对大爆炸理论趋之若鹜。这至少说明,当时被我们奉为真理的“宇宙无限论”,并不是绝对正确的,而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或者说是一种模型。而要判断究竟哪种模型更好,则需要看它在多大的范围内与现象相符,而不是盲目选择去相信一种立场。

在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人们都感觉他们站在了一个“制高点”上,都感觉他们当时公认的知识是正确的。然而,历史的发展明白地表现出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事实上只是偏见。从这种现象中,我们应该警示自己,那些现在看起来显而易见的知识,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坚不可摧。与其等着历史去证明我们的错误,不如我们自己去仔细考察那些知识以及知识背后的原理,看看是不是存在漏洞。

因此,哲学有一种经常在其他学科中被忽略的功能。其他学科在前线拓展人类知识的领地,而哲学却经常去考查现有的知识,去研究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哲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去在那些我们以为知道的东西里,去发现我们事实上并不真正知道的东西。那些照本宣科、轻信其他人的理论而不加批判、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的“哲学家”,事实上根本不知道哲学为何物,因为哲学的基本精神在他那里没有丝毫的体现。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在我看来,在哲学活动中,我们虽然也思考“我们知道什么”,但更重要的、更具根本性的活动是去思考“我们不知道什么”

去发现并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源自苏格拉底的、最纯粹、最正统的哲学精神。中国的孔子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哲学的没落,原因之一正是某些哲学家大谈特谈自己实际上并不知道的、甚至没有可能知道的东西。那种东西在当时听起来有多精彩,在后来被证伪后摔得就有多惨。当那些看起来不可一世的哲学理论纷纷坠地后,人们对哲学的敬畏就减少了,甚至对它产生了蔑视。而这种蔑视如果是在深思熟虑之后产生的,那它正是人们对这些哲学理论进行了哲学思考的体现。而真正去贯彻苏格拉底这种精神的,事实上是牛顿而不是某些著名哲学家。牛顿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总释中说道:

我尚未在现象中为这些引力的性质找到原因。我不构建假说。任何不从现象中推断出的东西都必须被称为假说。而假说,不管是形而上学的、物理的、超自然的还是机械的,在经验哲学中都没有位置。特别是在这套哲学中,命题是从现象中推断出来的,并在之后通过归纳法进行一般化的。正是用这种方法,不可入性、运动、物体之间的冲力、运动定律和引力定律才被发现。对于我们来说,以下事实就足够了:引力确实存在,它遵循我们已经解释过的定律,并且可以广泛解释星体的所有运动,解释海洋中的所有运动。

41.3. 哲学的创造性

哲学当然不仅仅去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审查和总结:它也需要提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然而,哲学的创造性是建立在它的批判性之上的。它不仅需要对已有理论进行批判,也要对这个新理论自己进行批判。缺乏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的哲学,事实上只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构想。如果一个理论缺乏自我批判性,那必将有人去批判它。而如果连受过一点教育的人在了解这套理论后都觉得它不值一驳,那它就是失败的,只能像那皇帝的新装中那个自以为穿着高贵的皇帝一样沉浸在自己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之中。

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的哲学,对整个人类历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远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近有培根提出的实验科学和方法。至于怀疑精神,那更是科学从哲学那里继承的宝贵财富。在很大程度上,理论科学的严谨继承于理性主义哲学(当然也继承自数学),实验科学的务实继承于经验主义哲学:这一对哲学上的老冤家在科学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强调人的观测,事实上也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康德和叔本华等哲学家关于主客关系、时空本质等论述的启发(爱因斯坦)。

因此,哲学的创造性是面向未来的。如果一个人只追求他目前或近期可能达到的目标,那他当然会忽视哲学的创造性,觉得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科学可以提供远远比哲学大的近期价值。然而,我们不得不警惕(事实上已经可以开始看到),科学在缺乏外部刺激时会渐渐变得僵化刻板,铺天盖地的“模板式”科学研究大有以前八股文的感觉,在一个“科学的外壳”之下经常掩盖着非常缺乏科学精神的东西。更何况,虽然科学现在发展得很好,能够解决非常多的问题,但没有任何人曾经证明过就不存在一个更好的研究范式。如果把一切都交给科学,那么它估计很难跳出自己的模式去发现更好的模式。而这事实上正是秉承怀疑一切精神的哲学可以做、也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读者有进一步的兴趣,欢迎阅读《哲学的重建》《对〈哲学的重建〉的说明、补充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