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如何理解哲学思维是反思性思维?

反思事实上是进入哲学大门的钥匙。在一个没有进行过反思人的那里,是没有哲学可言的(这里的哲学并不指那个狭义的学科)。但究竟什么是反思?阅读某个哲学家的文本,跟着他的思想走,他告诉你那是反思,那就是反思了?这些思考对于他来说可能是反思,但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跟随他的思路走,你事实上根本没有进行任何反思(你运用的是“正向思维”)。

“反思”事实上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它就是对过去的思想和思维进行考察的过程。与“反思”(反向思维)相对的是“正向思维”:那是一个拓展性的、建构性的、创造性的过程。使用“正向思维”,人们可以快速学习很多已有知识,产生很多奇思妙想,但在精华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错误的、不可靠的、存在问题的东西,甚至后者占绝大多数。一个人在找到了正确的解答之前,经常想到了很多个错误的解答(在越难的研究中就越是如此)。在认识的初级阶段,人们在大部分时候使用的都是正向思维,因为它可以为我们带来直接的利益:小孩可以快速学习知识而不必去费工夫“钻牛角尖”,成年人会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找很多工具或方案,这个不行就换下一个。然而,如果反思一直缺位,那么正确的东西就会被淹没在错误的泡沫里。因此,反思意味着评判,也就是回头去看“正向思维”的结果是不是真的没有问题,是否真的有价值。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反思都是上面说的这种“好的反思”。一般来说,“反思”代表人的已有思维进行的评判。这种评判可以是公正的,也可能是狭隘的;可能是基于理性的,也可能是受冲动支配的。一个人在“反思”自己的一个创造时,也有可能怎么看怎么觉得好,甚至夸大优点而试图掩盖缺点。这种反思则可以产生极大的危害。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正确的反思呢?在我看来,这需要很多训练,尤其是要想磨练到与今天人类思维发展水平相符合的程度的话。对于任何人来说,要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开始时在心理上都会有些逆反:这是人性使然。然而,在今天在教育下,我们从小就知道自己会犯错:在理工科的教育中,一道题做对了就是对了,做错了就是错了,非常清楚,不容反驳。这样,这个学生就不得不正视自己以前思维中的错误,去探究以前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了。这事实就是反思,而且是好的反思,因为它是面向错误的精确反思。在计算机编程学习中,这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个初学编程的人,感觉自己写的程序不可能出错,而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是默认自己的程序是有问题的。在编程中,一点点小的问题就可能让整个程序功能不正确,甚至根本不能运行。这些其实都是绝好的训练“反思”的工具。

然而,在某些哲学和其他某些学科的教育中,情况却非常糟糕。在那里,教育以接受和背诵为主:学生对他们接受的东西事实上缺乏评判。即使他们背诵到一段有关反思的东西,他们可能还是用“接受”的方法来学习。如果这样的话,那东西即使名字叫“反思”,他们学习这种“反思”的过程本身也不构成认反思。如果他的评判不是面向错误和问题的,而是面向某种“与自己臭味相投的气质”的,那么这种反思不仅不能让一个人的思想变得更客观、更严格,反而会让他的思想变得更偏执、更狭隘。

那么哲学中的反思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它事实上可以被看作是理工科中那种反思的延伸(当然也存在其他的延伸路径)。理工科学习中的反思,虽然是有益的反思,但范围和深度都有限:范围局限于本学科的内容,深度止于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公理和基本定律。哲学中的反思,事实上可以看作是这种反思的“泛化”(当然还有其他的泛化途径)。如果对数学中的公理和基本概念进一步反思,就进入了数学哲学的领域;如果对科学的基本方法进行反思,那就进入了科技哲学的领域。事实上,对任何学科的深入反思,都会进入哲学的领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哲学事实上就是广泛而深入的反思,而不是任何固定的结论,尤其是那些被“神圣化”的结论(认为它神圣的人事实上拒绝对它进行反思)。

对这个问题更深入的相关探讨,请参见:“认知的两种典型宏观运动形式:前进型和批判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