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艺术,比如音乐和美术,但什么才是美?美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什么是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想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也非常棘手,因为它不光涉及到人的认知,还涉及到人的心理和情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美产生于审美经验,而审美经验则是客体在作用于主体时,审美主体产生的一种感受。这就意味着审美具有主体性:一个审美主体认为美的东西,在另一个审美主体看起来则不一定美。然而,不同的审美主体之间,还是会有一些共性。这就像人们对于食物,各有各的口味,但大家一般还是能分辨出哪个厨师比较高明,哪个厨师比较蹩脚。再比如,虽然不同的人喜欢的音乐不同,但是大家对什么是音乐,什么是噪音,一般还是有一致意见的。

所以,我们要研究什么是美,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先研究所有人所共有的审美观念,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类似于参数化调整)。

对于心理和情感,我个人并没有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以下只讨论来源于认知的美。这主要是指,一个客体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大概就可以激起人的审美体验。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形式美的原因在于人的认知倾向得到了满足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什么叫认知倾向,什么叫认知倾向得到满足。

人的认知倾向,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使用的基本方法。在我的体系里,一共有八个认知倾向:对象化倾向,事件化倾向,比较倾向,相等倾向,泛化倾向,切分、组合和调整倾向,否定倾向,逻辑倾向。每种倾向有各自的认知功能和评判功能。我们认识世界运用我们的认知倾向:这是认知倾向的正向功能。反过来,如果在认识一个事物时,认知倾向被满足了,我们就觉得这个事物在这一点上比较好。我管这叫认知倾向的反向功能或者叫评判功能,体现在审美上时就是审美功能。

现在,我们开始研究介绍这些认知倾向以及它们在审美上的意义。

25.1. 对象化倾向及其审美功能

对象化倾向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时,倾向于把世界中的事物划分为一个个的对象。相反,计算机并不自带这种功能:计算机在处理图象时,会把它看成一幅点阵。要让计算机时像人一样有对象化功能,就需要设计模式识别算法。人则不同:我们一般不会倾向于把我们的视野当成点阵,而是很自然地就进行了对象化划分。对象化是认知的开始:语言中所有的名词性成分都指向一个对象(虽然有时它指向不存在),所以没有对象化就语言就不会发生。对象先于语言,是先有了对象,我们才会想到用一个词来指代它。

审美功能:在我们运用对象化倾向时,我们试图在被认识的事物中找到对象,而如果我们真找到了对象,我们的对象化倾向就得到了满足,产生了和对象相关的美感:

  • 在一幅画中,我们倾向于去找到对象,比如人、树、太阳、等等。如果我们在一幅画中分辨不出任何对象,我们很难说它是美的(例外请参见否定倾向)。比如在印象派的画作中,如果我们只看到一团糊糊的东西,我们并不会觉得这幅画美。但是,当我们能在画中分辨出对象时,我们突然就觉得这幅画突然间变得立体了,一切细节也终于有了意义。

  • 在音乐欣赏中,我们倾向于在音乐里找到旋律、和声、动机、乐句、乐段等对象。在我们听比较复杂的音乐时,能分辨不同的声部的旋律,能分辨音乐的宏观结构(由对象组成,比如A+B+A’),能分辨音乐的前景、中景和背景,经常是我们可以欣赏并喜欢这些音乐的条件。

25.2. 事件化倾向及其审美功能

事件化倾向是指我们倾向于把世界中的动态事物划分为一个个的事件。如果我们不去分割,世界中所有的事物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整体的存在。我们喜欢把我们觉得具有相对完整性的一个部分当作成一个事件:但是这个划分不可能完美,它必然和之前和之后的事件有关,这就产生了因果性。

审美功能:在我们试图在一个事物中找到事件时,如果我们真找到了事件,我们的事件化倾向就得到了满足,我们也因此觉得这个事物有和事件化相关的美感。

  • 在绘画里的表现就是:在描述同一个事物时,一幅有动感的画比一幅看起来完全静止的画更符合我们的审美。比如画中的马在跑——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时刻的景象,我们无法断定它一定是在跑,说不定它被别的动物踢出去了,也可能是马踏飞燕的静止雕像。但我们更倾向于用我们的常理(泛化倾向)来理解这匹马的行为。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因为一幅画只相当于在一个时间点上的采样,但我们的大脑通过类似于“外插法”的方法,构建出一个事件。这足以说明我们的事件化倾向是多么的强烈。

  • 在音乐中,主题的呈示,动机的发展,都是事件。如果听者确实在里面发现了这些事件,他就会觉得这段音乐比较美。相反,听者可能就并不明白这段音乐的意义在哪里。

25.3. 相等倾向及其审美功能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倾向于忽略细节,把一些相似的事物认为是相同的:这就是相等倾向。在一个婴儿看到过很多苹果后,觉得它们有共同之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可以也应该被用同一个概念来表示,用同一个词来称呼。这样,他就开始进行抽象化,形成了概念。而这是以相等倾向为基础的。

反过来,如果我们在一个事物中里面发现有相等的成分,我们就倾向于喜欢它:

  • 我们发现,对称的图形在经过操作后可以重合(相等),所以我们觉得对称的图形是美的。

  • 相等倾向在音乐中的表现,首先就是节拍:我们喜欢固定的节拍。然后是音乐中各种素材的反复出现,比如动机的反复出现,比如主题的再现,等等。

当然,这种美只是和相等倾向有关的美感。有时我们会觉得在艺术中的完全对称和完全相同显得呆板,而这则和我们下面要讲的否定倾向有关。

25.4. 逻辑倾向及其审美功能

逻辑倾向是指,我们倾向于在事物之间寻找联系,并确定在这个联系中,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逻辑倾向的审美功能是指,如果我们真在一个事物中找到了符合我们逻辑认知的结构,我们就倾向于喜欢它。

  • 比如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就比直接并排两个相等的图形要美。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对轴对称的图形进行变换才能发现它们是相等的:这就增加了逻辑深度,使得逻辑倾向在浅层得到了满足。

  • 我们去看神话,即使我们知道神话是虚构的,我们仍然倾向于去喜欢一个内在逻辑关系丰富、可以自圆其说的神话,而不是一个逻辑简单但又充满很多逻辑矛盾的神话。

25.5. 否定倾向及其审美功能

否定倾向是人们经常去否定一切的认知倾向。否定倾向的评判功能是:如果我们去试图否定一件事物却失败了,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事物更有价值。比如对于科学定律,我们做了各种实验去验证它,从而确定它的正确性:更合理地说,我们专挑那些定律可能不成立的情况(比如以前没有覆盖的情况,比如极端情况)做实验,来试图否定它;但如果否定失败了,我们就更认为这条科学定律有价值了。

具体到审美上,否定倾向给以上所有的评判提出了挑战:

  • 对象凭什么是美的?在这种想法下,我们就可能去试图消解对象,把它变得模糊以至难以辨认。

  • 相等凭什么是美的?一模一样真的好看吗?在这种想法下,我们可能就会对它们作一些调整(调整倾向),让它们不再严格地相等。比如在绘画里,我们希望每个人都看起来不同;在音乐里,我们也经常希望动机在重复时能有所变化;等等。

  • 逻辑凭什么是美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有了以荒谬为主题的作品,有了抽去逻辑链条中的一些部分(留白),让人产生遐想的文艺作品。

虽然其他认知倾向的结果可以被否定倾向否定,但我们要知道,我们是先有了其他认知倾向的那些结果,否定倾向才有东西可以否定。否定得到的美是建立在“它否定的材料的美”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以前那种美的一个升华。

25.6. 总结

以上,我简述了几个在审美中意义较大的认知倾向。我们可以看到,在美的形式的意义下,认知和审美(更广义的说是评判)是一体的两面。和认知有关的审美,源自认知倾向得到满足。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认知倾向可以在审美上反复运用:比如否定倾向的结果就是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能被拿来组合和调整(组合倾向我们在本文没有讨论),并和其他对象逻辑地联系在一起。而最终得到的结果又可能继续被否定,如此往复。

当然,美还有一些在认知之外,更为底层的来源,比如心理和情感。有一些美和人的生物性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们觉得人是美的,婴儿是美的。如果一个物种里的所有生物都觉得别的成员都看起来很恶心,那这个物种也离灭绝不远了。对心理和情感上的美,我还没有系统性的结果。

以上关于形式美的描述只是一个粗略的概述。更多的讨论请参见《哲学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