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离开了观测者,世界还存在吗?

《传习录》记载: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在我没有在观测花的时候,我怎么知道花是存在的呢?推广到万物上,我不在观测世界时,我又如何知道世界是存在的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义。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探讨什么是观测者,什么是世界(我认为”观测“这个词太物理学化了,换成认识更好:说一个婴儿在”观测“一朵花是奇怪的,但说他在认识一朵花是自然的,而这正属于题主要讨论的问题)。然而,更应该先被讨论的,是认知的顺序。如果我们只把人成熟之后所知的各种观念放在一起研究,而不具体梳理它们的发生原理,得到的答案很难说是本质的。在讨论这些底层概念或观念时,我们应该遵循发生顺序原则:即哪个概念或观念在婴儿那里先出现,哪个概念或观念后出现,或者说是脱离其他一些概念或观念就无法存在的。

首先,想像一下一个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他看到的是一幅他视野范围内的图景,这幅图景可以是动态的。但我们要注意,这幅图景是透视的,而不是欧氏的,就是说这幅图景遵循近大远小的关系。然后他去看其他方向时,又看到了另一幅图景:这幅图景也是透视的。慢慢地,他积攒了很多幅图景:如果他在一个屋子里,头脑中就形成了对这个屋子的一个整体画面。这个整体画面必然是不同的图景拼接而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必然用了一些复杂的算法(不是意识直接负责的),因为那些透视图是无法被很好地直接拼凑在一起的:大脑可能先把它们自发转换成欧氏图再进行拼凑。到了这一步,他还只知道这间屋子和里面的东西,对屋子之外一无所知。如果他一辈子不出屋子,也接收不到屋子外面任何的信息,他脑中的世界大概就是这间屋子。

我们继续深入考察这个过程,就会发现所谓的外部世界,是大脑构建的。如果那个婴儿只看了一眼世界就再不睁开眼睛,也不用其他的感官来感受世界,那他对世界的印象就永远只有那一幅图景。但正如康德说的,空间是外感官的形式,人自发地认为那幅图景是在自己外面的,或者说自己是在那幅图景之中的。然而事实上,对这幅图景直接对应的,是我们脑中的电信号,并不在我们的外面。这种把脑中的信号表现在我们这外的现象,也是大脑的一种功能。

然后我们再讨论更复杂的世界。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他对外部世界的经验,不仅仅来自于自己的直接感官,还来自于自己的记忆,从其他人那里听到的描述,以及书本中的一些知识。我们的大脑把所有这些信息放在一起综合,并呈现给一幅“全景”:虽然说是全景,但大部分是被我们”脑补“出来的。这幅全景最直接的存在是在我们大脑中的电信号,而外部世界是根据这个全景泛化出来的,即我们倾向于认为外部有一个和我们的“全景”一模一样,或者最起码基本性质一样的世界。事实上,这幅全景可能有很多错误:它是很多对应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甚至不同主体的各种信息的拼凑。一个人昨天可能看到一朵花,但那朵花今天可能已经不在了,但那个人如果今天没见到这朵花,也不知道这种花的开花规律,他很可能就会以为那朵花仍旧在那里。因此,我们头脑中的全景事实上经常是错误百出的,然而我们却仍然经常根据它来想象外部世界的样子。而外部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一点儿也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有经验,即我和外部世界的作用,如果外部世界存在的话。在外部世界中,完全可能存在一种不以任何方式与主体作用的东西,无法进入经验,我们也无法认识。

因此,不可否定的是经验,而不是我们通过经验进行不严密的推测认为应该存在的东西。我只能确定,我在认识时我必然存在,我在认识他物时,经验必然存在。他物在经验之外的部分,我不可能去了解,我也不轻易认定我在没有认识它时,它存在不存在。

然而,还有经验世界之外的世界。比如在几何世界中,所有的基本元素都是我们的概念:这些概念由经验诱导产生,但产生之后独立于经验世界存在。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也是相同的:我们确认一个定理是真的,是因为证明过这个定理,并且我们相信我们下次去证这个定理会得到相同的结论。我们在确认经验世界中某物的存在,或者某种自然定律的存在,用的事实上是同样的方法。

关于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请参见《哲学的重建》,特别是第四章:“多重世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