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科学会不会逐渐变为迷信?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定义好这个问题中的“科学”和“迷信”。

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科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既可以指”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也可以指“科学结论”或者说是“科学知识”。

迷信,虽然经常被定义为科学的反面,但它更合理的定义应该是“在没有进行批判性论证的条件下,盲目地选择去相信”。我们一定注意是要进行”批判性论证“而不仅仅是”论证”。比如对于“只要天阴就会下雨”这个命题,一个迷信这个命题的人也会论证:你看某某天天阴了,然后下雨了吧?这种迷信的论证是建立在一个具有很强倾向的立场上,虽然“某天天阴,然后下雨了”,充其量只能证明“天阴之后下雨”不是一个不可能事件。迷信者站在一个非常主观的立场,亦即非常倾向于去维护他所迷信的命题,非常倾向于去强调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支持“这个命题的一些事实,而去选择性忽略不支持这个命题的事实。批判性论证则相反:它更倾向于去否定这个命题。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只有在尝试过很多方法去否定一个命题而失败后,才暂且认为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在将来,它仍然有被否定的可能性。用我的哲学语言来说,一个人之所以会在否定一个命题失败后更倾向于认为这个命题是正确的,是因为否定倾向的评判功能被满足。

现在我们就依照上面的定义,来研究一下科学会不会逐渐变为迷信。

  • 对于一个具体的科学论断,或者说是科学知识,一个人可以批判地接受它,也可以迷信地接受它。如果一个人没有对这个科学诊断进行过思考,没有试图过否定它,而仅仅是因为某个权威说这是正确的,或者某本他认为很权威的书或者某个他认为很权威的网站上是这样写的,那这就是标准的迷信:比如伽利略之前的很多人都迷信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的命题。相反,如果他把这条知识仔细地放到他的知识体系中去思考,思考它与其他知识的相容性,思考有没有实际中的反例,最后发现这条知识难以否定,然后再因此去相信,那这就是理性地去相信,或者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从“相信”进化为“知道”了。用波普尔的哲学语言来讲,这就是证伪的失败。

  • 对于科学方法本身,如果一个人对它没有进行过批判性的思考,那他对科学方法本身就是迷信的,和迷信任何的鬼神没有区别。只有进行过批判性的思考,我们才可以真正地知道科学的力量,也真正地知道科学的界限。至于这一点,讨论起来非常复杂,有兴趣的读者请参考文末的链接。

所以,在我们的定义下,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楚了。科学是一个集合:它包括被称为科学知识的知识,包括被称为科学方法的方法,等等。而”迷信“则是一个人对某条知识或某个方法的态度。科学和迷信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独立。

我们生活在很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可信度高的知识(其中一大部分是科学知识,还有一部分是逻辑和数学的知识)可以随手得到。但如果我们仅仅因此就选择盲目相信,那和古人选择盲目地相信一些今天看来可笑的知识,从“迷信”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区别。而纯粹的应试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只是让孩子尽多尽快地以迷信的方法掌握知识。

如果读者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感兴趣,欢迎参考拙作《哲学的重建》中的前言“在当代我们还需要哲学吗?”以及第十六章“否定倾向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