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探讨哲学时,模糊的语言是否更精确?

这问题听起来很奇怪,就好像哲学是个和地球人迥异的外星人一样。

哲学这个概念太大了。如果把哲学看作对所有事物的研究,那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也是哲学研究的一部分,至于数学和自然科学之所以有效的原因,就更是哲学问题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成果来看,至少在数学和自然科学那里,绝对不是模糊的语言更精确。

所以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精确的语言”如果能得到的话,当然最好。如果不可能得到,就不要在不可能的那一点上去追求极致的精确,但在其他的方面如果能精确,为什么不把它搞精确呢?

科学和数学的精确性,事实上得益于抽象化:把无法精确描述的东西抽象掉,剩下可以精确描述的东西。当然随着它们的发展,可以被精确描述的东西越来越多(但这不代表可以精确描述的东西构成的集合最终一定会收敛于全集)。

相反,有些东西在本质上就是不可能被完全精确描述的:比如对于自然语言中一些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不同人对它的理解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你却非要把它往完全精确化的道路上去推,那结果自然就是会把它搞死。某些哲学研究就进入了那条死路(当然,尽量精确还是必要的)。但我们也绝不能因此把它非此即彼地完全倒转过来,觉得模糊的语言在哲学讨论中更精确。这简直是无视了对人类的历史经验,企图回到原始时代。

两只看起来与世无争的猫,懒洋洋地说一些人类无法精确理解的语言,就能精确地探讨哲学问题吗?

喵喵喵~喵~~

喵喵喵喵喵~喵喵~

这是不是在有些人听起来很哲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