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不是很理解唯心主义的逻辑,宇宙先于人类而独立存在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水平,因为它不是关于某个唯心主义哲学家的具体观点的,而是关于他们背后的逻辑的。那些唯心主义哲学家,用现代的角度来看,在具体观点上经常会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被对他们的学说一知半解的人拿来当靶子攻击,好像他们只要把一个论点驳倒了,那个哲学家就被完全打倒了。最近看到知乎有人大肆攻击康德的二律背反,来试图全面否定康德:人家叔本华写了洋洋洒洒的《康德哲学批判》,也批评了二律背反,但还是把康德当成偶像,为什么?难道是盲目崇拜吗?轻易否定前人这种 retrospective arrogance 是极为有害的。现在一个中学生都知道原子的轨道模型,这东西和牛顿对物质组成的理解相比,不知先进了多少,但难道这个中学生就全面超越牛顿了吗?他要是再去看亚里士多德,可能又会说:“哈哈,他竟然以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比我差远了?”我们看书,特别是看前人的书,应该是从书里找到它的优点,它的可取之处,而不应该是找到一个不合理之处就对它进行全盘否定:那是把金银财宝连同垃圾都一起给扔掉了。

在此,我只讨论一般意义上的认识论,而且是从逻辑的角度,用现代的语言去讨论。我不专门讨论唯心主义,不讨论具体哲学家的具体观点(特别是他们错误的观点),更不涉及各种古代文化中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然而,我相信,你读了这个讨论,就会理解近现代唯心主义的逻辑了。

我们现在暂且抛却一切知识,一切预设的模型,就假设我们是一个婴儿,来看看我们怎样一步一步去认识(经验)世界的。

  • 一个胎儿有体感、听觉和味觉,但他在子宫中难以得到足够多的光线来形成清晰的视觉。比如,一个胎儿虽然可以听到两个物体碰撞的声音,但他能感受到的只有声音,而无法知道这声音究竟是如何发出的。

  • 在他出生并睁开眼睛后,他就可以看到这个世界(我们假设他在一个房间中)。然而,他第一眼看到的,只是眼前的视野,也就是房间的一部分。他在变换角度和改变位置观察后,他得到了关于这个房间的多幅“视觉图像”,并在大脑中把这些来自不同时间的视觉图像拼凑起来,得到了对这个房间的整体图像。然而,如果他既没有出过这个房间,也没有看到过别人打开门,房间也没有窗,那么他就不可能知道在这个房间外,还有更大的世界。如果他在这个封闭房间里生活一辈子,他会以为这个房间就是世界。

  • 在他长大后,他已经有了对世界上不少地方的“视觉图象记忆”(这种记忆当然有信息损失),他也会听过别人对他没去过的地方的描述,他在课堂上听到了老师对陌生国度的描述,甚至对遥远星体的介绍。他通过在书上、报纸上或网上阅读,看图片、电视和电影等等方式,知道了有关这个世界的很多知识。

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对经验世界中一切知识,归根结底来自于我们的感官。这可以是我们现在对经验世界的感受,过去以经验世界感受的记忆,别人描述的他对经验世界的感受(包括直接说的,写在书里的,和抄其他书里的)。因此,在经验世界里,我们之所以能认识到任何东西,都是因为这个东西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我们的五感与我们发生作用。直接作用的例子就比如,它可以通过光与我们的眼睛发生作用,可以通过声与我们的耳朵发生作用,通过形变与我们的触觉发生作用,等等。间接作用的例子就比如我们通过仪器去观测一个物体:这个作用的路径就是“被测物体——>观测仪器——>观察者”。如果一个东西是无法通过任何路径与我们发生作用,那这个东西就是不可认识的。

现在,我们就可以再去看看一句经常被认为是无比荒谬的话: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这句话经常被理解为:我去感知一个东西,它就存在;我不去感知,它就不存在。然而贝克莱真的是这个意思吗?我们看看贝克莱自己是怎么说的(这个英文版不难懂,我们正好可以体会一下贝克莱的语气):

“I do not argue against the existence of any one thing that we can apprehend, either by sense or reflection. That the things I see with mine eyes and touch with my hands do exist, really exist, I make not the least question. The only thing whose existence we deny, is that which philosophers call matter or corporeal substance. ”

——《人类知识原理》

乔治·贝克莱,1955

因此,贝克莱不会去否认我们日常见到的苹果橘子之类的存在,甚至强调说:do exist, really exist, I make not the least question。那我们是不是误解贝克莱了?我们看看“存在就是被感知”还能不能以我们通常理解方式之外的方式被理解。让我们定义两个集合:A={存在的事物},也就是所有存在的事物组成的集合,B={可以被感知的事物},也就是一切有可能被感知到的事物组成的集合(这里加了一个“可以”,把贝克莱原话的所指扩大一下)。那么贝克莱说:A=B。那么贝克莱反对什么呢?他不反对他感知到的任何东西,但是他反对“物质性”或者是“客观实在性”。为什么呢?“客观实在性”这种性质,有可能以任何方式被我们感知到吗?有可能通过任何作用链条作用到我们的感官吗?贝克莱认为没有,因此它不属于集合B,进而也就不属于集合A。因此,贝克莱只承认那些可以被作用于认识主体的性质,而不承认那些无法作用于认识主体的性质。对于他来说,那是冗余的性质,无法真正被确定的性质。在他那倾向于简洁的理论审美下,他把那种性质都去除了,或者说不把它们认定是属于“存在”的范畴。所以,贝克莱真正反对的,是“独立于观察的客观实在性”,或者说“它可以被感知到的属性之外的属性”。

“吠檀多学派的基本论旨并非否认物质的存在,亦非否认固体性、不可入性和具有外延性形体的存在(否认这些东西的存在,将是不智之举),而是改正一般人对物质的观念以及主张物质不具有独立于心灵知觉之外的本质的看法;存在和可知觉性是同义语。”

——《亚洲研究》

威廉•琼斯

以上这句话,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唯心主义到底是在干嘛。这段话引自叔本华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本)。

有人肯定会说,我们不同的人,观测一个东西,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不是客观实在性吗?这可以说是“客观性”,但不能说就一定是“实在性”。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我们去证明“在欧式几何下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不管我们什么时候去证,不管是谁去证,不管用什么方法去证,只要证明无误(对于到经验也是一样的要求:正确观测经验世界也需要观测无误),那就都可以得到这个相同的结论。这难道不是客观性吗?难道为了达到这种客观性,必须在世界的某处真的存在一个三角形吗(一个还不够,各种各样的三角形都应该存在)?所以客观性和实在性是一回事儿吗?当然,上面的例子指向的是概念世界,目的只是为了区分客观性和实在性这两个概念。在经验世界里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下面再讨论。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概括说,“外在世界”和我们的“唯一接口”是我们的感官。对于那些无法通过任何形式、任何路径作用于我们的感官的东西,我们根本不可能得到关于它的任何确定知识。接下来,我们再继续来看看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知,究竟是什么。

有人肯定会说,这还用说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是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啊。然而,这事实上是一种认知模型,而这个模型是有假设的。对,这个假设就是我们上面讨论过的“客观实在性”。我们现在先不假设这个客观实在性,看看能得出什么。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我们对经验世界所有的认识归根结底都来自于我们的感官,来自经验世界中的对象对我们的作用,不管这种作用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而这些作用作用于我们的结果,反应在生物学上,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把这些作用转化为电信号,然后这些电信号被传递给我们的神经中枢。之后,我们的神经中枢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了我们可以识别的信息,比如在我们的视野里,这是一个苹果,那是一个香蕉。然而,这些作为信息的“苹果”和“香蕉”,只是我们大脑中的电信号。从我们的认识顺序来说,首先进入我们大脑的,就是这个电信号——这是我们大脑得到的原始信息。在这原始信息被大脑进一步处理前,我们根本不知道在我们的“外面”,有苹果和香蕉。然后,我们的大脑通过电信号,给我们呈现出了苹果和香蕉的样子。但我们仍然要注意,那“苹果和香蕉的样子”,仍然是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因为它直接对应大脑中的电信号。事实上,不仅仅是关于苹果和香蕉的电信号,就连关于空间的电信号(或者某种大脑结构),也是存在于我们大脑之中的。因此,我们大脑得到的第一手的关于苹果、香蕉甚至空间的信息,都是我们大脑中的电信号,都是存在于我们的内部,而不是存在于我们外部的。然而,人的大脑有一种功能,它会把空间表象到我们的外部去,因此康德把空间称为“外感官的形式”。这样,大脑事实上进行了一个“泛化”操作,把我们大脑中感受到的世界(感官世界),拷贝出一份放到了我们的外面去。因此,从逻辑上来分析,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是先有大脑内的电信号,之后我们才表象出了外部世界。

这样,从等效的角度来看,只要我们的大脑接受完全一样的电信号,它就会认识到相同的东西。基于这个论断,就有人设计出了“缸中之脑”这个思想实验:我们要是把人们的传入神经直接接到一些信号发生器上,而那些信号发生器给出的信号,和感觉器官对一种经验(比如在看一幅画儿)给出的信号完全一样,那大脑是无法分辨我们到底是在看一幅画儿,还是只是信号发生器给出了一些相同的电信号。其实这种思想实验哲学家早就做过。比如我们在做梦时,我们大脑“自导自演”地给出了一些电信号,而这些电信号和由感觉器官给出的电信号是类似的。我们甚至可以去想象,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由电脑模拟出来的游戏世界里 ,而在那个世界里,除了我们自己,其他人都是没有意识的 NPC。这简直就可以有无数种可能。而贝克莱说:{存在的事物}={可以被感知的事物},这样他就把所有那些对“外在世界”的猜想都剔除掉了,不承认他们是存在。如此看来,贝克莱对于不能确证的事情不发表看法(除了以对于上帝那些说法),他是不是一个逻辑严密而富有科学精神的人呢?

我们现在用 \(x\)\(y\) 来表示两个被认识的对象,而用函数 \(f\) 来表示我们对对象的感知。那么,我们可以由两个东西被感知成一样的,就推出两个东西是一样的吗?也就是说已知 \(f(x)=f(y)\) ,我们能推出 \(x=y\) 吗?显然,如果 \(f\) 不是单射,那是推不出来的。那 \(f\) 是不是单射呢?“缸中之脑”就是“ \(f\) 不是单射”的一个构造性证明。因此,我们无法通过 \(f(x)\) 去推断关于 \(x\) 的一切信息。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一台播放动画片的儿童玩具,儿童按A按钮,玩具就播放《猫和老鼠》,按B按钮,玩具就播放《哪吒闹海》。那么对于这个儿童玩具来说,这两部动画片的数据信息是它固有的一部分,只有那两个按钮是接受外部信号的。所以,要是从“输入——输出”的角度来看,“按A按钮”就是“播放《猫和老鼠》这种现象的本体”,“按B按钮”就是“播放《哪吒闹海》这种现象的本体”:那这些现象能忠实地反应出本体吗?玩具里的芯片和外围电路经过计算,给我们呈示出来了“动画片里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时间和空间(动画片里的时间可以跳变)难道是蕴含在“按A按钮”或者“按B按钮”这种“本体”里的吗?

当然,以上这个例子很极端,它把外部输入接口做到了极简,我们与“外在世界”的“接口”显然不是这么简单。但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个系统可以有什么行为,不仅仅取决于它的输入,也取决于系统本身的性质(这事实上是显然的,但很少有人会把自己看成一个系统去分析)。人类的认知事实上也是这么一个系统。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康德说时间和空间是先验的。这句话的意思“翻译成现代语言”其实是,我们之所以可以认识时间和空间,是因为我们大脑里有认识时间和空间的结构,有认识时间和空间的功能。正因为有这种功能,外部刺激作用于我们时,我们才根本有可能在我们的认识里,把被认识的东西表象在时间和空间之中。如果有一种动物,他只能形成平面的视觉,而不能形成立体的视觉(直接把一只眼中视网膜的数据不经处理地传递给意识),那即使外部空间是三维的,在他看来也是二维的。这就是因为他的认知系统里,本就没有可以认识三维空间的视觉结构和相关的信号处理系统。所以这就很清楚了,我们能认识任何东西,都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可以认识这种东西的结构;这就像是,计算机可以完成一个任务,是因为这个任务可以被分解为一连串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指令。因此,用一种不严格的说法,我们可以说,人类所有可能认识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是以人类所有认知能力(包括使用工具和仪器)为基底张成的线性空间,而对于超出这个线性空间的东西,我们充其量可以认识它在这个线性空间上的投影(之所以说是不严格的,是因为这些基底的组合方式不一定是线性的,相互叠加的方式不一定可以被表示为加法和数乘,各种认知方式的作用顺序也可能是继起的而不是同时的)。所以,康德说的人的先验能力,实际并不难理解。作个类比,我们可以说,一台裸机的“先验能力”就是它具有的硬件结构,而给它装上操作系统,就是它获得的最初的“经验”。因此,没有“经验”(不给计算机装操作信息系统和任何程序),那么“先验能力”就无法被发挥,虽然这些先验能力本身不依赖这些经验。

“吾人之一切知识虽以经验始,但并不因之即以为一切知识皆自经验发生。 盖即吾人之经验的知识,亦殆由吾人所受之于印象者及吾人之知识能力(感性印象仅为其机缘)自身所赋与者二者所成。”

——《纯粹理性批判》

伊曼努尔·康德 著, 蓝公武 译

这个版本虽然读起来诘屈聱牙,但毕竟是影响了几代人的版本,而且有了上面的解释也并不难理解,所以就请大家欣赏一下。好在现在有邓晓芒教授的新译本了。

以上讨论的,只是我们在一个时刻的认识。我把这种“由当下感官信息以及大脑对它们进行综合得到的信息”构成的世界,称为感官世界:这是一个鲜活而真实的世界,但它不包括除了我们当下感受到的东西之外的任何东西。当然我们在不同的时刻,都可以感受到一个感官世界,其他的人也会形成他们的感官世界。这样,我们的大脑,就可以利用当下感官世界中的信息,利用我们对过去自己感官世界的记忆,利用别人对他们的感官世界的描述(比如他以前去过哪里),利用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关于其他地方的知识,以及利用我们从其他地方,比如网上,搜集到的资料,来拼凑出一个“整体世界”:我把这称为经验世界。我们很容易发现,构成这个经验世界的信息来源是驳杂的,而且除了来自我们当下感官世界的信息外,其他信息都是不完整的,是被处理过甚至被歪曲过的。我们对于我们自己过去的记忆,也只是一个大概,而且我们还经常会不自觉地去美化自己的回忆。从别人那里得来的信息就更不用说了,很可能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在我们头脑中的“经验世界”里,可能在某个地方有一棵树,但我们真去看的话,那个棵可能已经没有了。所以,这个“经验世界”不对应任何时刻的“客观世界”(假设有客观世界的话)。不仅如此,那个经验世界还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脑补”出来的:因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对于它的绝大部分,我们是不知道的。然而,我们仍然以为我们了解“经验世界”。大脑的“脑补过程”可能类似于插值。我们经常以为,外部的那个世界(如果存在的话),和我们大脑拼凑出的这个“经验世界”是一样的:这又是泛化倾向的体现。

最后我们可以谈谈题主说的“宇宙先于人类而独立存在”的问题。对于人类存在之前的宇宙,没有人对它有任何经验。因此对于它的所有知识,都是我们“脑补”出来的:当然这种脑补可以是合理的脑补。在这里,我们再次使用了泛化倾向:我们倾向于认为已经被我们验证过很多次的物理定律在人类存在之前仍然成立。然后,我们运用现存的各种证据,比如化石,比如微波背景辐射,来推测宇宙在人类存在之前的样子,甚至人类有文字记录以前的样子。但无论如此,这些都是假说:虽然这些假说很可能是正确的,但从逻辑上来说,他们永远无法被完全证实。因此,对于“人类存在之前的宇宙”的所有事情,都是人们运用大脑思维想象出来的。对史前宇宙的样子,人类的推测也经常变化。所以从逻辑上来说,究竟是我们的推测在先呢,还是我们以为真实存在的那个东西在先呢?当然,逻辑在先并不一定代表事实在先。然而,你读完了本文,是否发现了一些新的可能性,是否明白了那些哲学家其实并不是那么不可理喻的呢?

以上概述了我对认识论的一些理解,限于篇幅,就不继续讨论了(当然还有非常多的问题没有讨论)。如果读者有进一步的兴趣,欢迎阅读《哲学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