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每个人对同一个词的理解都不一样还有发表自己言论的必要吗?

有必要,而且非常有必要。

有人会说,如果在一段讨论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词的理解都不一样,那不是违反同一律了吗?因此,我们不是就不能保证这段讨论在逻辑上的有效性了吗?这么说当然没错。然而,自然语言不是形式逻辑,自然语言有其本身的规律。事实上如果没有自然语言,那形式逻辑估计也无法建立。

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我们不能去强行统一自然语言中的词的意思,虽然它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有相对的规范性。

  • 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如果把一个词的意思固定下来之后就不允许再作修改,那么任何词的意思都不能随时间演变了:这是非常可怕的。比如最早的碗可能是石头或者木头的,然后人们发明了陶的碗、瓷的碗、金属的碗,那么我们对碗这个词的理解难道没有发生变化吗?在古代,纸一般指宣纸或黄表纸,而现代的打印纸、铜版纸这些新品种是在古人的想象之外的,因此古人对纸这个词的理解就不可能包括它们。更不用说空穴来风、大放厥词、如法炮制这些今人与古人的理解非常不同的词了。所以随着时间的推进,词的意思基本都在发生变化。如果强制让所有人对同一个词的理解都一样,如果不一样就拒绝交流,那这些词的意思如何可能演变呢?

  •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即使在相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对一个词的理解也经常不同。比如几十年前一个从未来过中国的英国人,知道了英语里的dog翻译成汉语是狗。但事实上,他用狗指代的经常是牧羊犬之类的当地品种而不可能是他从来没见过的中华田园犬。他对狗这个词的理解和当时中国人的理解就不可能是一样的。再比如像豆腐脑应该是咸的还是甜的这种争论,也说明了这种问题。在争论了豆腐脑应该是什么样的之后,大家理解了,原来在自己熟知的那种豆腐脑之外,还有别的种类的豆腐脑:他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如果一个人永远坚持说,除了咸的豆腐脑都不是豆腐脑,而拒绝用豆腐脑这个词来指甜豆腐脑,也拒绝和吃甜豆腐脑长大的人交流任何关于豆腐脑的问题,我们会觉得这个人有点可笑。

在专业领域同样如此。比如一个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另一个生物学家认为病毒不是生物,难道因为他们对生物这个词的理解不一样,他们俩就不能愉快地讨论生物问题了吗?爱因斯坦和玻尔对量子力学的理解也不一样,难道他们就不能一起讨论量子力学了吗?在微积分严格化以前,大家对无穷小都缺乏理解,彼此的理解也经常有区别,难道他们就不能讨论无穷小了吗?如果他们不讨论的话,科学怎么进步呢?

看来,虽然我们现在对词语有规范用法,但这些规范用法,事实上正是前人在不断的讨论中,得到的认为合理的结果。如果不经过讨论,定义也不符合人们的直觉,我们就给一个词随便定义一个意思,那这种词是难以真正进入语言的。语言是在演化的,而在这个演化中不可避免的就是词汇的演化。在网络时代,一些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词语理解在受到冲击,很多词在网络上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些都是语言的现象,而这些语言现象的背后是人的认知方式。逻辑虽然是人类很重要的认知方式,但它终归也只是人类认知方式中的一种。我们千万不能为了满足自己在逻辑上的完美倾向,来做出违背真正规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