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学的重建》的写作目标

在前几天,我惊讶地发现知乎上居然出现了“如何评价《哲学的重建》?”这个问题。在与一些读者和一些不想阅读、只想评论的知乎用户交流之后,不出我所料,今天我看到了一位大概来自正统哲学界的一位匿名用户的挑战。我决定就他的批评来阐述一下《哲学的重建》这本书的写作目标。

这位匿名用户的评价看似很尖锐,但他说的并没有什么问题:《哲学的重建》不符合他列举的评价标准,也就是主流学术界现在使用的评价标准。这在他看来是不可饶恕的错误,而这却是我写作这本书的目标之一:抛弃现今学术中一切刻板的形式,而继承学术中一切宝贵的精神。因此,我甚至是刻意地不对任何哲学家的观点进行“客观描述”,也不引用任何参考文献(除了引用的一些语句之外,而那些语句的作用事实上是引发“共鸣”),来看看仅靠思维本身,能不能得到一个在学术上成立的东西。

这位作者在开篇时就正确地指出了这本书重建的不是分析哲学:它既不符合分析哲学的味道,也不符合分析哲学的语言风格。分析哲学就是分析哲学,它的表述清清楚楚,介绍它的书籍和论文比比皆是:它当然没有什么可重建的。然而,它并不完全符合我对哲学的口味。在当代,任何一个可以客观看待哲学的人,都应该承认,当代哲学没有实现哲学本来的目标,也没有实现它本应具有的社会功能。当然,这并不妨碍哲学研究作为一个行业存在:哲学研究者们有自己的期刊、自己的职位、自己的标准、自己的圈子。他们的研究范式与其他学科一致,在任何方面都努力做到没有可以被其他学科研究者责备的点。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哲学研究的“进化”,而在我看来,这却是哲学向其他学科的妥协。这种妥协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除了专业哲学研究者,基本没有人关心哲学的前沿研究发生了什么,哲学在很多人眼中甚至沦为了一个笑话。但是,很多哲学从业者却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的了:除此之外,还能怎样呢?

然而,当我们说现代哲学发展得不理想的时候,经常会遭到很多类似于这位匿名用户做的反击:谁说现代哲学发展得不好?对于分析哲学中的某个具体问题,都可以写出上百页的 review,这怎么能说哲学发展的不好呢?哲学研究中有层出不穷的新文章,新概念,怎么能说哲学发展得不好呢?好像我们没有了解哲学中所有的分支,看过哲学中所有他们认为重要的文献,那我们就没有资格来评判现代哲学发展的好坏。而事实上,现在基本也没有哪个哪怕是专业的哲学人士,能看过哲学中所有领域中那些专家认为重要的东西。如果说哲学应该给人们提供一套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那不仅是普通人放弃了,甚至很多研究哲学的专业人士都放弃了,因为他们如果要以这种标准对世界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看法,不仅仅需要对哲学的所有分支了如指掌,也必须对所有其他学科以及人类活动了如指掌。如果现代哲学背离了哲学的初衷,甚至沦落到很少有人在意和关心的境地,但研究者却依然能自认为令人信服地论证出它正在蓬勃发展,这似乎就成了一个笑话。

这本书的名字之所以叫《哲学的重建》,就是因为我不打算追寻他们的研究脚步,遵循他们的研究范式。把一切研究都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之以调整和创新,确实是一条研究道路,而且这条道路经常是有效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进行的是一种“局部优化”,去逐渐改进结果,达到一种进化。但这种研究方法,也可能导致我们被困在一个局部最优解附近而没有发现其他更好的局部最优解和整体最优解。在其他学科中,这种研究方式有着很大的价值,而事实在哲学研究中,它也有很大的价值。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那就是研究方向的细碎化。对于科学技术而言,这种细碎化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那些研究成果都有着明确的、具体的应用价值。但对于哲学来说,失去了哲学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则是失去了致命的东西:失去了整体的哲学,被继续冠命以哲学事实上并不很合适。这种哲学研究正应了庄子的名言: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哲学的重建》走的是另一条路。它的目的是从内在的角度去研究人的认知,当然如果有外在的对应(比如科学研究成果)那是最好不过的。虽然人们产生了无以计数的想法,多彩多姿的理论,但是人在产生这些成果时使用的基本思维方式有多少?从外在的角度去研究人体特别是人脑,是一种方式,而从内在的角度去研究思维世界中的现象是另一种角度(目前我们无法从物理的角度理解当我们思考时,在大脑中发生了什么,但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在思考:而这事实上是我们之所以能创造任何理论、构建任何学科的前提)。这个体系并不是要从哲学本身去推导出所有结论:那是狂妄的想法。相反,我假定,在所有的学科中,它们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就是我们目前能确定的、研究那些问题的最好方法,那些科学结论也不需要“哲学的解释”,因为我们不需要一个更差的解释。因此,对这个哲学体系首先的要求就是:它必须能容纳一切已经存在的学科,而且必须是以这些学科的本来面目来容纳而不能做任何的曲解或简化。在这本书中,哲学要研究的是,这些看起来大相径庭的思维成果是如何通过人类统一的思维方式来得到的,各种学科在人的整个思维体系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才合理,各种学科之间相互是什么样的关系,等等。作个比喻,这本书研究的是人脑的“操作系统”本身(包括我们能否对这种“操作系统”进行优化),而不是人脑通过这种“操作系统”能得出什么样的具体成果。把应该是“超级计算机”的人脑当成“单片机”去使用,不管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每个人都只关注他研究和从事的东西,认为那些东西无比重要而其他东西不重要,这事实上正是哲学没有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

这位匿名用户对《哲学的重建》中的公理体系也表示了质疑。至于这本书使用的公理体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使用这样的公理体系,在书中都有详细的探讨。它当然不是类似 ZFC 的公理体系:ZFC 是用来对数学进行公理化的,以这种思路为基础的公理化方法难道就一定适用于哲学关心的一切对象吗?我们为了给哲学“续命”,可以照搬我们觉得数学中好的东西、逻辑学中好的东西乃至其他一切学科中好的东西,拼凑出一个表面上无比强大的东西,但那真的有效吗?事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难道我们做什么都只能有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并且在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之前,先对前人的基础进行重温一下,让读者觉得“嗯,是这个味儿,有看下去的必要”吗?我想我面对的读者,至少就目前而言,是有兴趣去读“生书”的,不是那些非要去“听熟戏”的,至于那些只想听“听不腻的曲艺”的观众,他们事实上永远也不在我的目标读者群中(当然我也欢迎任何人来阅读,也没有任何人就一定是一成不变的:我在写书时的目标也可以是狭隘的)。我欢迎学哲学的人来读我的书,但我同样欢迎,甚至更欢迎其他的人,包括没有任何哲学基础的人来读我的书。如果一个以前觉得哲学是一种无聊的学问的人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觉得哲学还有点儿意思或者有些价值,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因此,《哲学的重建》一书没有任何要迎合主流哲学界的意思。我不认为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非要获得专家的认可,非要发表在权威期刊上,非要由知名出版社出版,才能彰显它的价值。相反,我认为在网络时代,一切最好的知识都应该是免费的,可以被公众自由获取和阅读的,而那些被简化、扭曲、或故意迎合观众品位的知识才需要“知识付费”。因此,这本书以目前这种方式(使用 CC BY-NC-SA 4.0 协议)呈现给大家,把“抛弃现今学术中一切刻板的形式,而继承学术中一切宝贵的精神”的目标贯彻到底:从写作方式一直贯彻到对读者的呈现。目前,这本书一共通过三种免费的方式呈现: